港股回调:市场获利回吐,还是短期震荡?
元描述: 港股在连续六个交易日上涨后出现回调,恒生指数跌幅超1%。本文将深入分析港股回调的原因,探讨市场获利回吐的可能性,并展望后市行情,解读外资机构对中国股市的最新观点。
引言
港股在连续六个交易日上涨后,终于迎来了回调。10月3日,恒生指数跌幅超1%,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更是超过3%。这是否意味着港股的牛市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该如何应对未来市场的波动?
本文将深入分析港股回调的原因,探讨市场获利回吐的可能性,并展望后市行情,解读外资机构对中国股市的最新观点。我们还将结合实际数据和案例,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分析和建议,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当前市场走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港股回调的背后:获利回吐?还是短期震荡?
港股的回调,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担忧。究竟是市场获利回吐,还是短期震荡?
市场获利回吐的可能
- 估值修复已非常充分:港股在9月底经历了“逼空式反弹”, 短期估值修复已非常充分,投资者可能会出现获利了结的冲动。
- 恒指波幅指数大升:恒指波幅指数大升25.5%,创超过一年高位。这表明市场情绪波动较大,投资者对未来行情可能存在分歧,导致市场出现回调。
- 日股大涨:港股与日股或存在“跷跷板效应”。日股在10月3日大涨,这可能导致港股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
短期震荡的可能
- 中国经济复苏: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依然强劲,这将继续支撑港股市场。
-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股市:多家外资机构表示继续看好中国股市,这将为市场提供支撑。
- 政策利好:政府可能会推出更多政策措施来支持经济发展,这将提振市场信心。
专家观点:港股波动性将会显著增强
中泰国际在今日早报中指出,当前极高斜率的暴力拉升是不可持续的,预计港股的波动性将会显著增强,不排除有高位获利回吐压力。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陈果也以A股为例提醒了市场回调的可能。陈果表示,虽然战略上当前仍然是牛市的开始阶段,但战术上确实近几个交易日涨幅太快。如果十一长假过后的一两周内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一点都不用奇怪。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也表示,短期来看,逼空式反弹的历史使命完成了,可能到10月中旬,10月份股市若有短期震荡,应该积极面对。张忆东表示,近期中国A股和港股行情可谓“轻舟已过万重山”,经历了9月底逼空式反弹之后,中国股市特别是中国港股2024年的涨幅已在全球领先。10月份在上涨过程中,或遭遇美国大选、欧美股市震荡等扰动,从而,可能出现短期获利盘回吐。
解读外资机构的观点:继续看好中国股市
尽管港股出现了回调,但多家外资机构依然看好中国股市。
贝莱德将中国股票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超配,认为中国股票相对于发达市场股票的折价接近创纪录水平,且存在可能刺激投资者重新入市的催化剂,短期内仍有适度增持中国股票的空间。
汇丰中国指出,中国股市的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汇丰估值模型显示,基于基本面因素,A股市场估值仍被低估15%。投资者目前对A股市场的比重偏低230个基点,与历史相比偏低10%,显示市场有流入的潜力。从行业及因素的角度来看,汇丰偏好增长行业,包括影视及信息科技、国有企业改革的受惠者例如电讯及高股息收益股票。
摩根士丹利也表示,如果官方在未来几周宣布更多的支出措施,中国股市可能进一步上涨10%至15%。“进一步加大财政扩张力度的预期又回到了桌面上,这使得投资者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首次从通货再膨胀的角度来看待中国。”摩根斯坦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Laura Wang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港股后市展望:谨慎乐观
总的来说,港股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但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和外资机构的持续看好将为市场提供支撑。
投资者建议:
- 不要恐慌:港股的回调是正常的市场波动,不要因为短期的波动而恐慌抛售。
- 保持理性投资: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 关注市场动态:密切关注市场消息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Q: 港股回调的原因是什么?
A: 港股回调的原因可能是市场获利回吐、日股大涨以及市场对未来行情存在分歧。
Q: 港股未来会继续下跌吗?
A: 港股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但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和外资机构的持续看好将为市场提供支撑。
Q: 应该如何应对港股的回调?
A: 不要恐慌,保持理性投资,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Q: 外资机构对中国股市有什么看法?
**A: ** 多家外资机构表示继续看好中国股市,认为中国股票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且存在可能刺激投资者重新入市的催化剂。
Q: 哪些行业值得关注?
**A: ** 汇丰中国偏好增长行业,包括影视及信息科技、国有企业改革的受惠者例如电讯及高股息收益股票。
Q: 港股回调是否意味着牛市结束?
A: 港股的回调并不意味着牛市结束。市场波动是正常的,投资者应该根据市场走势调整投资策略。
结论
港股的回调是正常的市场波动,投资者不必过分担忧。未来,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和外资机构的持续看好将继续为市场提供支撑。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性投资,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